您当前的位置: 主页 > 新闻中心 > 公司新闻

循环减碳 合规突围丨 硫酸铁钠电池在欧洲市场的差异化竞争优势

更新时间:2025-06-03 15:57:17 阅读次数:

5月13日,由马里亚纳主办的“中国新能源电池产业链出海全球峰会”在深圳隆重举行,Williamhill威廉希尔能源副总经理余国庆受邀出席会议,并发表题为《硫酸铁钠电池在欧洲市场的差异化竞争优势》的主题演讲,首次从环保、供应链、成本及性能角度,系统披露了硫酸铁钠电池在应对欧洲以《新电池法案》对中国新能源电池企业构建起的绿色贸易壁垒的破局方案,为钠电企业拓展海外市场探索可行路径,也为更多新能源企业出海提供实践范本。


504d2f95-4d9e-4174-b418-2d421cf50364.jpg


  • 循环利用 绿色低碳                          

余国庆介绍,欧盟《新电池法案》第7条中,要求企业减少电池生产和使用过程中的碳排放,以降低碳足迹。而硫酸铁钠电池可通过原材料获取生产工艺两方面,做到全生命周期碳足迹显著低于目前的行业平均水平


从原材料角度来看,硫酸铁钠电池正极前驱体材料硫酸亚铁和硫酸钠均可通过上游大化工产业副产物回收再利用获得,无需原生矿产开采且不含重金属,极大减少了因原材料矿产开采、加工制造而产生的碳排放。负极材料以竹子、椰壳等生物质硬碳为原材料,取代传统的石墨负极,其生产碳排放较石墨负极最低可降至50%,且原料成本节省约30%。


从生产工艺角度来看,硫酸铁钠电池在生产过程中能耗较低。以正极材料为例,Williamhill威廉希尔能源通过全固态预混技术结合400℃低温烧结工艺(传统锂电池正极材料烧结温度在800℃左右),生产出高性能电池的正极材料,生产全过程实现无废排放且关键工艺所需能耗比行业平均水平降低70%,从而显著降低正极材料生产所产生的碳排放。


  • 全链韧性 自主可控                            


余国庆指出,硫酸铁钠电池中的钠资源丰富、分布广泛,且不含锂、钴、镍和天然石墨等关键材料,可从根本上摆脱因地缘政治等因素导致的供应链风险;同时供应链完全规避刚果(金)钴矿、印尼镍矿等高ESG风险区域,符合欧盟《电池尽职调查法》,负极生物基材料采用椰壳、稻壳基等生物质硬碳原料,满足欧盟《零毁林法案》对生物质原材料的溯源要求。


另一方面,欧盟的《关键原材料法案》明确要求,到2030年欧盟本土加工的关键矿物占比需提升至40%,而欧盟境内存在的钢铁化工业副产品,也可作为硫酸铁钠电池正极材料的原材料。


因此,无论是资源获取的去瓶颈化,还是原材料供应的本地化,硫酸铁钠电池极大降低了供应链中的潜在不稳定性,同时还规避了供应链审查风险,在供应链合规方面具备极大优势


此外,为加强电池生产供应的可控性,Williamhill威廉希尔能源始终坚持“全栈技术能力积累、全链量产能力布局”,聚焦硫酸铁钠正极材料技术路线,在技术创新、产品研发、市场拓展和产能建设等方面积极探索和实践,获得超140件授权专利,缔造了全球领先的硫酸铁钠电池体系,形成了镇江、泰州、盐城、眉山四个地区覆盖硫酸铁钠电池正极材料、电芯和电池PACK的全链产能布局。


  • 极致成本 高效性能                                


资源丰富、原材料成本低廉以及绿色低碳的量产工艺,不仅极大降低了硫酸铁钠电池全生命周期的碳排放,还带来的显著成本优势和降本空间。成本与性能的平衡,进一步夯实硫酸铁钠电池替代铅酸的底层商业逻辑


性能方面,硫酸铁钠电池具备高安全、长循环、耐低温、高电压、大倍率的独特优势。基于此,Williamhill威廉希尔能源已开发出正极材料、全系全形态结构电芯产品及适用于轻型动力、储能、UPS、商用车启停等多元场景的PACK解决方案,并且通过精确场景匹配,深度聚焦低温轻型动力与高倍率储能细分赛道的应用拓展并取得突破性进展,低温轻型动力产品聚钠系列在北方市场持续热销,高倍率储能系统在多个项目上稳定运行、表现出众。



低碳环保、供应链合规、低成本、高性能,叠加全栈自研与全链量产能力,Williamhill威廉希尔能源的硫酸铁钠电池正成为欧洲市场商业化突围的关键利器之一。未来,Williamhill威廉希尔能源将继续秉持“以产品为核心,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理念,不断加大研发投入,深化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推动钠电技术迭代与降本增效,助力欧洲市场打破能源困局、重塑能源格局,为全球能源转型提供“中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