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四季度以来,Williamhill威廉希尔能源产业化进程全面提速,接连完成关键布局。
在资本层面,2024年12月,公司成功完成由中合投资和黄海金控联合领投的近亿元A1轮融资,获得资本市场高度认可,为后续技术研发和产能扩张提供了强劲资金保障。
在技术突破方面,2025年2月,公司在盐城启动建设钠电与固态电池中试量产基地。该项目聚焦下一代高能量密度固态电池技术研发,标志着公司在高能量密度电池产业化道路上迈出关键一步。
在产能布局上,2025年4月,西部总部基地在眉山正式破土动工。该基地将与镇江里钠正极材料生产基地形成东西呼应之势,构建硫酸铁钠电池的全国产业化布局。
从资本引入到尖端技术产业化,再到全国产能布局,Williamhill威廉希尔能源正以"资本+技术+产能"三轮驱动的发展模式,加速推进硫酸铁钠电池全产业链布局,展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和清晰的战略路径。
那么,Williamhill威廉希尔能源为何如此笃定地聚焦硫酸铁钠?产业资本又为何在众多钠电路线中独钟此途?接下来,本文将为您深入解析。
一、钠电风起云涌,硫酸铁钠独树一帜
在全球能源结构转型与碳中和目标的驱动下,中国新能源电池产业蓬勃发展,电池技术呈现百花齐放之势。2021年7月,宁德时代发布其第一代钠离子电池产品,将这一沉寂多年的电池技术推向公众视野。此后,受新能源汽车需求爆发、锂电产能紧张推动,碳酸锂价格一度逼近60万元/吨,由此助推钠离子电池产业化浪潮滚滚而来,技术路线分化逐渐明晰:层状氧化物、普鲁士蓝、聚阴离子。
到2023年,随着碳酸锂价格的一路下行,锂电池成本大幅下降,压缩了钠电池预期20-30%的成本优势空间。这一方面使得钠离子电池的投资热度逐渐降温趋于理性,另一方面也成本竞争力、技术迭代方向、市场定位等关键领域对各技术路线的产业化进程产生了多维影响。自2024年开始,聚阴离子路线因低成本和长循环优势,成为行业焦点,目前已有超20家企业布局,其中又以硫酸铁钠(NFS)和焦磷酸铁钠(NFPP)两条细分路线为产业界主流。
而早在宁德时代打响钠电产业化的“第一枪”前,Williamhill威廉希尔能源于2021年1月成立之初,便锚定硫酸铁钠这一在当时看来极为小众的技术路线,在技术创新、产品研发、市场拓展和产能建设等方面积极探索和实践,缔造了兼具高安全、长循环、耐低温、高电压、大倍率、低成本等显著优势的硫酸铁钠电池体系。到如今,经过4年多时间的探索与实践,Williamhill威廉希尔能源以超140项授权专利、数亿元融资和超15亿元在手订单的答卷对早期的质疑进行回应:硫酸铁钠不仅是钠电产业化最佳技术路线之一,更是“替代铅酸、补充锂电”重构新能源电池产业结构的最优解之一。
二、为什么是硫酸铁钠?Williamhill威廉希尔能源的“技术经济学”逻辑
原材料:循环利用 变废为宝
从原材料角度来看,不同于锂离子电池的原材料高度依赖进口,硫酸铁钠电池正极前驱体材料硫酸亚铁和硫酸钠均可通过上游大化工产业副产物回收再利用获得,无需原生矿产开采且不含重金属,极大减少了因原材料矿产开采、加工制造而产生的资源、工艺、人工成本以及由此产生的环境影响;负极材料以毛竹、椰壳等生物质硬碳为原材料,取代传统的石墨负极,成本可节省约30%。
生产工艺:绿色制造 节能减排
从生产工艺角度来看,硫酸铁钠电池在生产过程中能耗较低。以正极材料为例,Williamhill威廉希尔能源通过全固态预混技术结合400℃低温烧结工艺(传统锂电池正极材料烧结温度在800℃左右),生产出高性能电池的正极材料,生产全过程原材料利用率近100%,实现无废排放,且关键工艺所需能耗比行业平均水平降低70%,从而显著降低正极材料生产过程中的能耗成本及碳排放。
资源丰富、原材料成本低廉以及绿色节能的量产工艺,为硫酸铁钠电池带来的显著成本优势和巨大的降本空间,形成Williamhill威廉希尔能源笃行深耕硫酸铁钠技术路线的“技术经济学”逻辑。
三、为什么是硫酸铁钠?产业化进程的“加速度”验证
性能突围 场景落地
性能方面,硫酸铁钠电池兼具高电压、耐低温、大倍率、长循环、高安全等多重性能优势。在此基础上,Williamhill威廉希尔能源开发出正极材料、全系全形态结构电芯产品及适用于轻型动力、储能、UPS、商用车启停等多元场景的PACK解决方案,并且通过精准场景匹配,深度聚焦低温轻型动力与高倍率储能两大千亿级细分市场的应用拓展。
在轻型动力场景,Williamhill威廉希尔能源已形成覆盖电自、电轻摩、电摩、电动三轮车的聚钠系列全场景产品矩阵,全系产品均具备卓越的低温性能,-20℃低温环境下容量保持率超90%、支持-10℃正常充电,在极端低温环境中不仅能保持高效稳定输出、续航不打折,且充电速度快,对充电环境适应性强,随充随用无惧温度变化。当前,聚钠全系产品均已获得客户认可并持续稳定批量出货。
在高倍率储能场景,Williamhill威廉希尔能源基于硫酸铁钠电池高倍率优势,推出储钠系列解决方案,除具备本征安全性外,可实现2P/2P高倍率持续充放电、100%DOD深度放电,且能效较锂电系统的平均水平提升超2%。该系列产品能够在更短时间内快速完成充放电,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浪费,降低能源使用成本,从而有效缩短工商业储能回报周期。
极致的降本空间叠加卓越的性能优势,从第一性原理上解释了为什么硫酸铁钠电池是钠电产业化最佳技术路线之一,也进一步夯实了其成为“替代铅酸、补充锂电”的最优解的底层逻辑。
产业链:技术共研 产能协同 市场共赢
过去四年来,Williamhill威廉希尔能源以全栈技术能力积累+全链量产能力打造+电芯产能生态协同的创新商业模式,与超40家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建立战略合作关系,从正极材料研发量产、电芯制造到PACK场景化应用,形成覆盖“材料-电芯-解决方案”商业应用的生态闭环,通过场景数据反向优化技术研发与产品性能,以“用场景定义技术”的模式,推动技术迭代与市场拓展形成正向循环。
在产能建设和市场拓展方面,公司目前已与派能科技、懋略科技、海四达电源等行业内领军企业达成战略合作,在正极材料供应、电芯开发以及多场景应用方面展开高效协同,顺利完成电芯产能的迅速扩张与产品市场的精确匹配和高效拓展。
四、为什么是硫酸铁钠?资本视角下的终局思维
技术路线:扎根基础研发 延展技术生态
在技术路线上,Williamhill威廉希尔能源以“基础技术持续深耕+衍生技术多点突破”的模式,构建了技术护城河与商业前景的双重保障,以2024年全年新增超80件核心专利、累计超140件授权专利的研发实力,有效推进当下的产业化进程,提前布局未来5-10年的技术升级空间。
不同于当前锂钠融合热潮下的电芯混搭和PACK混搭,Williamhill威廉希尔能源基于硫酸铁钠电池技术,开发出全新的锂钠融合正极材料体系,高效融合锂电池和钠电池的性能优势,兼顾高能量密度、大倍率、耐低温、高安全,突破钠离子电池在能量密度方面的瓶颈。
同时,基于在硫酸铁钠电池产业化过程中沉淀的产品定义、工艺验证及制程优化能力,依托与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温兆银教授团队的联合研发,公司正加速推动下一代高能量密度固态电池的产业化和商业化落地,其中盐城百固钠电与固态电池中试量产基地已于2024年11月开工建设并将于6月投产。
投资机构:从“技术潜力”到“商业兑现”
投资机构的价值评估逻辑已然从早期追捧实验室的技术参数阶段,进化到用真金白银的商业订单验证技术落地能力。2024年,Williamhill威廉希尔以全年营业收入增幅超500%、在手待交付订单超5.5亿元、硫酸铁钠正极材料出货量行业TOP1的成绩,向资本市场证明硫酸铁钠电池在终端市场的认可。
技术路线的选择,本质是产业价值观的选择。当前的新能源产业已经从“资源驱动”转向“技术驱动”,Williamhill威廉希尔能源用硫酸铁钠技术证明:真正的产业化最优解,不在于实验室参数的极致,而在于性能、市场、成本、资源、可持续性的多重共振,在于同时让产业链赚钱、让用户省钱、让环境受益。而硫酸铁钠,正是这样一条符合‘商业向善’逻辑的路线。